5日从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围子里遗址2022年度勘探发掘工作顺利收官。2022年围子里遗址共清理房址、墓葬、灰坑等各类遗迹24处,出土陶器、石器、骨器、蚌器和金属器等遗物101件。经过初步研判,这批遗物年代跨度从夏商时期的青铜时代到战汉时期的早期铁器时代,可为构建西流松花江...
2023-03-19 23:27:034阅读全文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14日对外公布了字库街遗址出土的秦简牍研究成果。据介绍,字库街秦简牍是目前成都地区年代最早的简牍文献,其上有“成都”“西工”等字样,或可证实秦代蜀郡西工或在今成都西华门街附近。字库街遗址发掘现场。图片来自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 2021年4月至12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经过对字库街遗...
2023-03-19 23:26:565阅读全文 >>记者近日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河南南阳黄山遗址考古发现仰韶中晚期粮仓群,目前共清理出16座粮仓基址。大量粮仓基址的发现展现了6000多年前原始贸易的辉煌,为探讨仰韶时期社会复杂化和文明化进程提供了关键材料。黄山遗址考古发现的仰韶中晚期粮仓基址 考古发掘显示,新发现的16座粮仓基址为圆形或椭圆...
2023-03-19 23:26:522阅读全文 >>记者15日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2021年8月起,该院在青白江区城厢天府文化古镇开展了近一年考古发掘工作,共在该遗址清理各类遗迹100余处,时代自战国晚期延续至民国时期。“新都城”铭文砖拓片。 图片来自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新都城”遗址考古现场负责人杨洋介绍,该遗址发现的最重...
2023-03-19 23:26:283阅读全文 >>记者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自今年9月对郴州市安仁县苗竹山古墓群进行考古发掘以来,已清理东汉至明代墓葬14座,出土陶器、铁器、铜器等各类遗物150余件(套)。 考古专家介绍,根据墓葬形制、墓砖纹饰和出土器物的特征及组合,经对比周边地区已发表考古资料,初步判断发掘的14座古墓葬年代为东汉至明代,...
2023-03-19 23:26:275阅读全文 >>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位于吉林省磐石市区西侧20公里处、磐伊公路北侧的红石砬子山区,面积200余平方公里。1933年初,磐石中心县委和杨靖宇率领的南满游击队,在磐石红石砬子地区创办后方医院、修械所及印刷所等后勤机构,后来逐步发展形成了以磐石为中心,涵盖伊通东南部、双阳南部一带3000多平方公里的抗日...
2023-03-19 23:26:213阅读全文 >>近日,为期4个多月的柏人城遗址第三次考古发掘工作结束。考古人员共发现六层堆积,厚度为2.7米至3米。发掘区内遗存所处的年代以两汉时期为主,发现夯土、灰坑、房址、水井、墓葬等各类遗迹240多个,出土各类遗物残片逾3万件,为研究柏人城遗址历史兴衰提供了新线索。12月16日拍摄的河北柏人城遗址第三次考古发...
2023-03-19 23:26:173阅读全文 >>记者27日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通过2022年度的联合科学考察,考古人员在滇西北地区发现了一系列重要的古人类活动线索。滇西北地区2022年度调查发现的旧石器地点分布图。 图片来自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据介绍,滇西北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区域内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气候环境的区域变化和垂直变化表...
2023-03-19 23:26:133阅读全文 >>内蒙古鄂尔多斯乌兰木伦遗址的发现和发掘及其重要考古发现,促使考古工作者开展乌兰木伦河流域的系统旧石器考古调查,目的是确定乌兰木伦遗址原料产地,以及进一步丰富乌兰木伦河流域的古人类活动信息。经2011年和2013至2014年西乌兰木伦河流域的旧石器考古调查和试掘,解决了上述两个问题,更是找到了一大批新...
2023-03-19 23:26:113阅读全文 >>滇西北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区域内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气候环境的区域变化和垂直变化表现显著,长期以来是地质构造、地貌演化、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关键地区。此外,区域内南北向山脉和河流发育,在自然地理上形成通道效应,不仅是沟通青藏高原腹地与云贵高原的纽带,也是连接南亚、东南亚与我国西南地区的桥头堡...
2023-03-19 23:25:453阅读全文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日前公布了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凌家滩遗址考古工作新进展。考古专家不仅在墓地西侧发现了燎祭遗存,揭示了一处大型公共建筑基址,还出土了一批独特的玉石器,其中包括凌家滩目前发现的最大的石钺、最大的玉璜,为深入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料。凌家滩遗址红烧土及西侧区域航拍。...
2023-03-19 23:25:412阅读全文 >>记者23日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今年以来,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与该院联合对鄂尔多斯东乌兰木伦河流域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旧石器考古调查,发现旧石器地点99个,取得了重要收获。内蒙古鄂尔多斯东乌兰木伦河流域考古现场。(资料图) 刘扬 摄 23日,鄂尔多斯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人...
2023-03-19 23:25:364阅读全文 >>金中都光源里遗址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右安门内白纸坊东街以南(图1)。2019年以来,为配合当地棚户区改造项目工程建设,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对遗址持续开展考古工作,迄今为止发掘面积达17000平方米,揭露出河道、道路、水井、灶、灰坑和成规模的建筑基址等大量遗迹现象,其中尤以2022年在发掘区北部揭露出的早、晚...
2023-03-19 23:25:227阅读全文 >>一、工地简况 长沙市望城区和顺总部基地建设项目由望城区滨水新城片区S18、S23、S24地块组成,位于长沙市望城区月亮岛街道,西南临王家湾路,东南临银江路,东北临潇湘北路与白石湖公园,西北临银星路。该项目用地S23地块的部分区域涉及到“汉代长沙王陵墓群”建控地带,涉及面积约22632.6平方米。项...
2023-03-19 23:25:123阅读全文 >>近日,考古人员在河南商丘宋国故城遗址发现近400平方米的桑、柏树枝堆积层,且保存状况较好,纹理结构清晰。研究发现,大面积桑、柏树枝为宋代遗存,主要用于城墙地基的加固保护。此外,在城墙解剖过程中,还发现大量纴木洞、永定柱和榫卯槽等城墙修筑或补筑遗存。这些发现刷新了人们对宋国故城遗址城墙修筑技术的认识,...
2023-03-19 23:25:063阅读全文 >>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河南灵宝北阳平遗址考古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发现仰韶中期房址7座,其中最大房址复原面积近250平方米。系列发现为研究史前建筑的形制、技术等提供了宝贵资料,对研究仰韶时期社会复杂化和文明化进程具有重要价值。北阳平遗址大型房址F5航拍图。(图片来自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据介绍...
2023-03-19 23:25:002阅读全文 >>从四川省文物局获悉,四川遂宁桃花河遗址发现手斧、手镐、重型刮削器以及南方旷野遗址中罕见的动物化石等遗物,年代初步估计在距今20万年至5万年之间。专家认为,该遗址是继皮洛遗址之后,四川旧石器时代又一重要且罕见的大型旷野遗址,是我国旧石器考古的又一重大突破。遗址分布区域示意图。 图片来自四川省文物局 ...
2023-03-19 23:24:444阅读全文 >>1月15日,记者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城考古队获悉,汉魏洛阳城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取得重要成果。日前,该队在对宫城东南角进行发掘时,于宫城东墙内侧发现了3座北魏时期的大型半地下式仓窖遗迹,初步确定属皇家府库的一部分。 “这是目前确知等级最高的古代仓储类建筑,对丰富汉魏洛阳城宫城形制布局和城...
2023-03-19 23:24:403阅读全文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7日发布发掘简报,考古人员在山西沁河中游发现一处新石器与东周时期墓葬。 项目负责人赵辉介绍,八里坪遗址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郑庄镇八里村与庙坡村之间,分布面积约100万平方米。2020年,八里坪遗址被列入“考古中国·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项目。2020年11月,考古队员在遗址东...
2023-03-19 23:24:362阅读全文 >>2021年7-8月,烟台莱州书院兰亭项目建设用地考古勘探中发现有墓葬分布,11-12月烟台市博物馆对这批墓葬进行考古发掘,因墓葬位于烟台市莱州市文昌路街道东三岭子村东侧,定名东三岭子墓群。本次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43座,从北宋延续到清代,其中宋元墓尤为重要,墓葬形制、葬式及随葬器物均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
2023-03-19 23:24:093阅读全文 >>日前从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该院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整体扩建项目工地考古中,清理汉至明清时期各类遗迹184处,其中包括西汉南越国时期遗存。 该项目地处“广州古城至珠江北岸”地下文物埋藏区范围,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于2022年6月正式开展考古发掘工作。发掘面积共700平方米,清理汉至明清时期各...
2023-03-19 23:24:092阅读全文 >>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曹操高陵及陵园综合研究”发表新的研究成果,曹操高陵西侧发现宋元时期建筑基址,可能是北宋时期为曹操高陵设置的守陵户所在。 勘探发现的南北向沟状遗迹经发掘证实为一条排水沟。探明全长160米,发掘区域覆盖中部约40米长度。沟的东西两壁内斜,底部为弧底,宽7—...
2023-03-19 23:24:014阅读全文 >>从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在距离辽宁省朝阳市牛河梁遗址6.5公里的上朝阳沟村,发现了一处大型红山先民的聚落遗址,为“红山古国”原生型文明起源增加了新的证据。 2022年6月,为配合赤峰至绥中高速公路(G4515)凌源至绥中段建设,考古人员对此前调查发现的上朝阳沟遗址进行考古勘探。 上朝阳沟遗址...
2023-03-19 23:23:353阅读全文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4日对外公布一处夏时期遗址考古成果,运城稷山东渠遗址发现大量农业遗存,结合稷山一带“后稷”传说,可能恰是“后稷教民稼穑于稷山”的考古学实证。东渠遗址位置。 图片来自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于2021年、2022年两次对东渠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共发现房址...
2023-03-19 23:23:182阅读全文 >>陕西栎阳城遗址又有考古新发现,考古工作者在这里考古发掘了两座战国至秦汉时期大型宫殿建筑基址,出土大量建筑构件。 秦汉栎阳城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新兴、武屯街道。据文献记载,在秦迁都咸阳之前,栎阳曾为秦都30余年,期间秦人在这里开展了一系列社会变革,商鞅变法就在这里展开。至秦末楚汉时期,栎阳先为塞王...
2023-03-19 23:23:122阅读全文 >>15日从阿房宫与上林苑考古队获悉,考古人员在栎阳城遗址发现一处距今约2400年的高等级厕所遗迹,这是中国历代宫城考古中发现的唯一一例厕类遗存,也是中国考古发现的第一个“冲水式”厕所。植物纹瓦当。 图片来自阿房宫与上林苑考古队 栎阳城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据文献记载,栎阳城作为秦都30余年,也...
2023-03-19 23:23:082阅读全文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日前对外公布2022年12个重要考古项目,其中夏县辕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引人关注。专家称,该遗址距今5000多年,是山西运城环盐湖地区目前发现面积最大的核心聚落。遗址南依盐湖,其海量的盐业资源与遗址的形成、发展密不可分,对探索文明起源和早期国家发展进程中的资源控制与利用具有重要价值。 ...
2023-03-19 23:23:072阅读全文 >>15日从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头遗址发现西周时期城址和大型高等级墓地。结合文献记载和地理位置,基本确认西头遗址与守护西周王畿之地的“豳师”密切相关。资料图为,2022年6月18日拍摄的西头遗址斜圳地点发掘全景。(无人机照片) 中新社发 图片来自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2018年至20...
2023-03-19 23:23:001阅读全文 >>彩漆木雕鸳鸯形盒出土于曾侯乙墓,它长20.1厘米,宽12.5厘米,高16.5厘米,器身雕刻成鸳鸯身体的形状,上面还用红漆描绘出羽毛的纹饰。彩漆木雕鸳鸯形盒既是中国古代漆器制作最高工艺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的重要史料。湖北省博物馆馆藏文物。是第三批进制出境文物。鸳鸯的颈下有一个圆柱形的榫,...
2023-03-19 23:22:042阅读全文 >>最早著录岩画的文献是5世纪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其后在一些历史文献和地方志中,也有零星的记载。1915年,黄仲琴对福建省华安县 汰溪岩画的调查。1928年,瑞典人贝克曼对新疆 库鲁克山岩画作过考察。1949年以后,岩画有了大量的发现。50年代对广西花山崖壁画进行了大规模调查。60年代以来,...
2023-03-19 23:22:013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