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2022年度安徽明中都遗址考古发掘又有重要发现。其中,前朝宫殿区正殿西侧附属建筑基址等考古新发现,进一步补充了自宋元至明清时期的中国宫殿制度演变过程的资料。
安徽凤阳明中都遗址后殿连廊区发掘现场。 中新社发 图片来自国家文物局
明中都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家乡安徽省凤阳县、淮河南岸兴建的都城,其占地面积约为50平方千米,分为内、中、外三道城,总面积大于北京故宫,罢建时已初具都城规模。
2022年度,在前期考古工作基础上,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故宫博物院、凤阳县文物管理所,对明中都遗址内的前朝宫殿区正殿西侧附属建筑基址、午门马道遗址和内五龙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
明中都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王志说,通过对前朝区正殿西侧附属建筑基址发掘,明确了该建筑坐落于一座长约30米、宽约23米的独立台基之上,台基外包砖石,内填夯土,东、西、南各有一条踏道,夯土内发现有夹碎石扎夯筑的磉墩,通过磉墩可以推测该建筑的柱网结构。
王志介绍,这一发现进一步增进对明中都前朝宫殿区建筑布局的整体认识。其与主体宫殿、后殿西侧连廊和附属建筑一起,在整体布局上与北京故宫的前朝区宫殿布局较为相似,但不同在于,该建筑与正殿之间并未用连廊衔接。“从廊院布局的整体相似性到具体建筑结构和分布的差异性,恰体现出自宋元至明清的宫殿制度演变的过渡阶段特征。”
午门马道遗址位于午门城台东侧,发掘揭示出马道、城台、城墙、连廊的基本形制结构和相互之间的连接关系、营建次序。马道北侧延伸出的连廊是2022年考古发掘的重要发现,对补全明中都城中轴线建筑布局有重要意义。
内五龙桥遗址是明中都城中轴线上最重要的礼仪性建筑之一,2022年考古人员发掘了其中一座正对着西掖门的桥址,为五座桥中的西边桥。西边桥桥址旁侧河道宽度估测超过7米,比此前发掘的外金水桥旁河道宽阔得多。
另悉,2022年明中都遗址发掘出土遗物以石、砖、瓦等建筑构件为主。石构件有花卉、瑞兽石雕件、螭首、栏板、望柱等。另出土有“开元通宝”“崇祯通宝”“顺治通宝”等铜钱和仙翁骑鹤、山水、花卉、白菜等纹样的青花瓷器,还有铜勺、顶针等少量其他生活用品。
(图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说到辛环和雷震子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这个人还是非常非常的有意思的,这两个人总是搞不清楚到底谁是雷公,那么有的人问了,这个辛环和雷震子到底谁是雷公呢?其实这个问题争议了很久,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雷震子其实并不是雷公,而辛环才是雷公,为什么这么说,其实细读《封神演义》就能知道,其实为什...
2023-03-1916阅读全文 >>不同类型的小穗及其苞片(葛勇供图)小穗中常见的植硅体类型(葛勇供图)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2020年2月20日,国际学术期刊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SCI, IF: 4.106)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星研究团队葛勇博士等撰写的学术...
2023-03-191阅读全文 >>其实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上有着很多的未解之谜,这些事情是无法用科学依据来解释的。还有的就是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厄运,我们称之为诅咒。我们对诅咒既害怕又好奇,那么接下来小编就带大家了解艾尔斯巨石诅咒和世界最神秘的四大诅咒真相吧。一、艾尔斯巨石诅咒艾尔斯巨石诅咒被称做无言的诅咒。艾尔斯巨石的地方是在澳大利亚北部...
2023-03-191阅读全文 >>玻璃海绵与人类和许多陆生动物有共同之处:“打喷嚏”据cnBeta:外媒BGR报道,您可能不会认为与居住在深海海底的生物与其他陆生动物存在着很多共同之处。大多数动物忍受着强烈的压力和缺乏阳光的环境。海绵就是这样一种生物,它们有许多形状和大小。但令人惊讶的是,一种被称为玻璃海绵的特殊海棉与人类和许多陆生...
2023-03-193阅读全文 >>记者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自今年9月对郴州市安仁县苗竹山古墓群进行考古发掘以来,已清理东汉至明代墓葬14座,出土陶器、铁器、铜器等各类遗物150余件(套)。 考古专家介绍,根据墓葬形制、墓砖纹饰和出土器物的特征及组合,经对比周边地区已发表考古资料,初步判断发掘的14座古墓葬年代为东汉至明代,...
2023-03-192阅读全文 >>很多地方都有没结婚的人不能抬棺材这个习俗,据说是因为怕影响未结婚人的运气。还有一种说法是,没结婚的人容易心急气躁,容易触碰抬棺的禁忌。没结婚的人不能抬棺材的习俗流传至今,这么做肯定是有道理的。抬棺材容易倒霉抬棺材是很多人都忌讳的事,认为抬棺材是一件很不吉利的事。抬棺材有很多种称呼,在小编的老家叫抬重...
2023-03-1922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