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澧县孙家岗遗址的考古发掘是“考古中国·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课题的田野考古工作之一,同时也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五)·长江流域文明进程研究”课题的田野考古项目之一。2022年,考古队开始对孙家岗遗址居址区的北部进行发掘,年度考古工作最重要的成果是将一座肖家屋脊文化公共建筑(编号F47)的平面布局与基础营建过程完整的揭示了出来。
F47刚被揭露出来时,我们曾误将其判断为一座台基立柱式建筑遗迹,并进行了报道(见湖南考古网2022年11月28日简讯)。但随着进一步的考古发掘,我们发现F47的基础结构远比我们最初判断要复杂的多。经过仔细的考古清理与反复辨析,现在我们终于能够对F47地面基础部分的营建过程做出一个较为完整可信的复原。
图一 F47初显露时的场景
F47的营建,第一步先是在当时的地表开挖出一个略呈东西向的长方形基坑。该基坑长20米,宽7米,深度在0.4米左右。第二步在长方形基坑的底部开挖基槽,南北两条东西向基槽长19米左右,宽达1.5米,5条南北向的基槽,宽度在1.1-1.3米间,基槽深度在0.45米左右。由基坑底部的基槽布局情况可知,F47初建时规划的是一座东西向4连间的排房建筑。
基槽开挖之后,第三步是在基槽中立柱,柱洞直径在普遍在15厘米左右,皆打破了基槽底部。第四步开始对基槽与基坑进行回填。这时回填用土判断就是开挖基槽与基坑所挖出的土方,较杂乱,回填至基槽中的堆积经过夯打压实,较致密。
填平基槽,并对基坑底部回填10-20厘米厚时,F47的整体建筑规划发生了一次改变,开始第五步,在基坑底部回填土面上又开挖了一条东西向的基沟,并在其中补充立柱,从而奠定了F47最终带廊道4连间建筑平面布局。
图二 F47基坑与基槽平面结构
图三 F47基坑西北角边界初揭露
图四 F47基坑东南部剖面
图五 F47南基沟东段局部纵剖面
新开挖基槽依然用开挖基槽时所形成杂乱堆积回填,之后可能存在一次对建筑奠基的祭祀行为。这时在F47基坑的东南部、西部坑底及坑外,普遍发现一层草木灰堆积,判断很可能与建筑奠基祭祀行为所形成的遗存。这是第六步。
图六 F47基坑东南部的草木灰堆积
之后第七步,是继续对基坑进行回填,但这时用于回填的土方已不是开挖基坑、基槽时所挖出的杂乱堆积,而是从一定距离外挖取并转运过来的纯净原生黄土堆积。这种纯净黄土填平基坑后,在东北部局部还铺垫到了基坑范围之外。
至此,F47的地下基础部分完成。可以想像此时F47建设中的场景,60根直径在15厘米左右的木柱耸立于纯净的黄土面上,排布整齐而规律,框出了F47的建筑布局。整体建筑呈西偏北17度左右的长方形,四间南北宽3.8米的房屋东西并列,北侧有宽1.5米的廊道,廊道与最东侧房间连通。四间房大小不一,带廊道整体建筑面积近100平方米。
图七 F47平面布局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F47的建筑形式和平面布局结构等,与2020年在遗址南部所揭示出的F13高度一致。西偏北20度左右的方向、基槽中立柱、4连间、北侧廊道、廊道与最东侧房间连通等等,甚至西侧第二间房面积明显偏小二者也相一致。不同的是F13的规模比F47要大,总面积超过150余平方米,且廊道北墙是双排柱洞。另外F13保存状况较差,其基槽与柱洞直接开口于近现代堆积之下,未见基坑与垫土,但依F47情况来看,F13原来很可能也存在相应规模的基坑与垫土堆积,只是已被后来人类活动所扰毁。
图八 2020年发掘区与F13
高度一致布局结构的背后,是特定建筑功能的一致。无论F13、还是F47,都未发现灶、灰坑等相关生活遗存,同时这种基槽中立柱形式的建筑,整个遗址截止目前也仅发现F13与F47这两座,再加上建筑的规整考究与规模,可以判断两者都并非一般生活居址,而是特定人群的公共建筑。
F47与F13皆直接开口于近现代堆积之下,在考古的时间尺度下,二者存在共时的可能性。如此,两座建筑之间的关系便引人遐思。结合2017-2019年所揭示孙家岗遗址墓地也是分南北两个墓区的空间布局情况,而且南区墓群墓葬出土玉器的数量和质量明显优于北区。推测孙家岗肖家屋脊文化时期聚落存在两个社群(胞族?),分居遗址南北,且南部人群在人力物力方面明显优于北部人群。
(图文转自:湖南考古网)
日本民众在冲绳县外海上空目击到疑似不明飞行物体垂直爬升专家:飞机云据“中央社”东京25日综合外电报导:日本民众在冲绳县外海上空目击到疑似不明飞行物体垂直爬升,并在后方形成笔直窜升的谜样白烟。专家研判白烟跟航机机尾常出现的「飞机云」很类似,有可能是飞机云。日本冲绳时报报导,冲绳县浦添市西洲外海上空,有...
2023-03-198阅读全文 >>4月29日,伴随着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发射升空,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进入预定轨道。中国天宫号空间站的在轨组装建造工作,宣告全面展开。在今明两年,中国预计通过11次航天发射,完成空间站的建设。届时,中国宇航员将常驻太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新的阶段中国航天员在太空的“旅游签证”升级为“暂住证”近地...
2023-03-192阅读全文 >>《天体物理学》杂志:褐矮星Luhman 16A上发现类似木星和土星的云带据科技日报:近期,天文学家在褐矮星Luhman 16A上发现了类似木星和土星的云带迹象。据媒体报道,这是科学家第一次使用偏振测量技术来研究太阳系外的大气云层属性。Luhman 16是一个罕见的双褐矮星系统,包括Luhman 16...
2023-03-192阅读全文 >>土耳其夜空惊现不明飞行物是UFO还是SpaceX的Starlink卫星?据俄罗斯卫星网:上个周末,土耳其公民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大量有神秘灯光的照片和视频。所有人都试图弄清楚这些物体是来自人类还是来自遥远的宇宙。据土耳其报纸《Daily Bash》消息,4月25日(周六)傍晚,观测者们在伊斯坦布尔和土...
2023-03-192阅读全文 >>血滴子,光听名字就觉得够恐怖的。血滴子据说是雍正发明的,血滴子的前身是粘杆处,什么是粘杆处?就是负责粘知了的部门。难道雍正爱吃知了!记得小时候,经常用竹竿捉知了,先找来一条长长的竹竿,竹竿前头粘上面糊糊,对准树上的知了迅速一粘,一只知了就捉住了!多的时候,一天能捉到几十只,洗剥干净之后放入油锅里一炸...
2023-03-192阅读全文 >>原标题:野味猎人讲述内幕:一天捕猎几十只,野生动物越来越少 2月24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下文简称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事实上,禁食野味的“战斗”已打响多日。1...
2023-03-191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