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对位于洛南盆地的夜塬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确认了洛南盆地百万年前已有人类活动,该盆地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存在百万年前人类活动信息的重要地区之一,对研究中国远古人类与文化的起源与早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洛南夜塬遗址发掘工作照。 图片来自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洛南盆地是中国旧石器遗址分布最密集、出土石制品数量最多的地区之一。盆地内发现的手斧、三棱手镐、薄刃斧、大型石刀等阿舍利工业类型石器,对研究旧石器时代东西方人类文化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洛南夜塬遗址第三期石制品。 图片来自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夜塬遗址位于洛南盆地西部,属于旷野类型旧石器遗址。本次发掘区位于遗址东南部,发掘面积500平方米,发掘证实遗址地层堆积厚达24米,出土石制品12000余件,类型包括备料、石核、石片、修理工具、断块和碎屑等。
经研究分析,夜塬遗址在不晚于距今110万年前便有古人类文化遗存,当时人类的石器加工技术属于简单石核石片技术体系,工具主要为简单修理的刮削器、砍砸器等。距今约78万年至25万年前后,虽仍为简单石核石片技术体系,但古人类的石器技术持续进步,工具中新出现了单面修理、形态较规整的手镐。
洛南夜塬遗址第11层原位埋藏的单面修理手镐。 图片来自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从距今约25万年开始,人类活动进入繁盛期,并一直延续至距今10万年左右,古人类在此期间留下了十分丰富的文化遗物,在简单石核石片技术继续发展的同时,新出现了形态规整、修理精细的手斧、三棱手镐、薄刃斧等具有阿舍利技术特点的工具。
洛南夜塬遗址发掘工作照。 图片来自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洛南夜塬遗址第36层发现的石制品。 图片来自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考古专家介绍,本次发掘出土遗物数量众多、内涵丰富,初步构建起了洛南盆地百万年以来古人类石器技术的发展脉络。此外,本次发掘也为中国境内阿舍利技术的出现和流行时代、早期人类的迁徙扩散以及旧石器时代东西方人类文化交流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图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4月22日20时40分,天琴座流星雨将迎来极大,届时每小时有一二十颗流星划过天空。如天色晴朗,我国乃至北半球各地都可目睹到火流星22日亮相夜空,专家表示,天琴座流星雨流量并不大,但亮流星多,且多火流星,观测时要有足够的耐心。火流星是一种偶发流星引,通常火流星的亮度非常高,而且会像条闪闪发光的巨大火龙...
2023-03-194阅读全文 >>源关于酒的起源的多种说法中,真正与酒的酿造有关系的,是杜康。他的历史贡献在于创造了秫酒的酿造方法。秫酒就是用黏性高粱为原料制成的清酒,即粮食造的酒。杜康奠定了我国白酒制造业的基础,被后人尊崇为酿酒鼻祖和酒圣。杜康,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夏代国君,姒姓。夏王相的儿子,母亲为有仍氏(今山东省微山县)人。据民间...
2023-03-192阅读全文 >>乌克兰首都基辅马戏团表演途中,熊突然发难扑观众乌克兰首都基辅一个马戏团,一只熊上周五进行冰上表演时,突然扑向观众。有在场的观众把经过拍下,影片可见现场顿时一片混乱,观众慌忙逃走,暂时未知事件造成多少人受伤。事件发生于基辅一个中部城市,从观众拍得的影片可见,当时表演的熊只刚完成表演者的指令,伏在表演场...
2023-03-192阅读全文 >>洛阳水席以汤取胜,它的每一道菜都离不开汤。这汤,就像一首徐缓有致的音乐,开始时味道淡淡的,然后加选点麻辣,最后再加糖变成甜味儿。不知道水席的创制者对人味觉的接受序列是否做过专门研究,但这绝非随意的安排,而是一种匠心独运。你想,人们开始吃饭时,味觉一定十分灵敏,对菜味儿极为敏感,此时味儿淡些也不要紧。...
2023-03-192阅读全文 >>莫斯科地铁失踪案十分的诡异,一列地铁列车凭空消失,连车带人一起不见。之后人们发现了失踪的列车,里面空无一人,只剩下一些人类活动过的痕迹,几百名乘客悄无声息的失踪了,不过注意时间就会发现那天是愚人节。一、消失的地铁和乘客1975年4月1日晚上21点16分,一列地铁列车从白俄罗斯站驶向布莱斯诺站。只需要...
2023-03-197阅读全文 >>日男遇上怪虫,不断凄厉惨叫。不少人将蚰蜒误认为蜈蚣。日本一名男子日前在家中上厕所时,发现墙角有一只蚰蜒,吓得他拿出扫把来对付它。男子一路从厕所打到客厅,甚至连鱼叉都用上;期间他显得情绪激动,更哭了起来。他后来将过程放上twitter,引起广泛关注。不少网民对男子凄厉的哭喊声印象深刻,讽刺道:“叫成这...
2023-03-196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