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反应的发病率与上山速度、海拔高度、居住时间以及体质等有关。一般来讲,平原人快速进入海拔3000m以上高原时,50%~75%的人出现高原反应,但经3~10天的习服后症状逐渐消失。本病的发生老年人低于青年人,女性低于男性;高原反应的发生率与男性的体重指数呈正相关,与女性的体重指数无关,说明肥胖男性易感性大。
高原反应在医学上称作为“急性高原病”(有些人一听到病就比较紧张了,放心,高反只是短暂的症状,一般人都能很快适应的,即使你到了高原有高反的症状,但一般这些症状到了平原都会消失的无影无踪,更不要担心留下什么后遗症了)。
是指人体到达一定的海拔后(一般情况下人体到达3000米左右的海拔时就会出现高原反应),身体为了适应随着海拔高度升高而造成含氧量少、空气干燥、气压差等的变化,而产生的自然生理变化。
高原反应出现的症状有全身乏力、头晕脑涨、胸闷气短、眼花耳鸣等。
一、从上面的对高原反应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出,在高原产生高原反应的罪魁祸首是“缺氧”。众所周知,高原上的含氧量只有平原的百分之六十左右,刚来西藏,人体对氧气的需求不足,从而引起头晕、胸闷、乏力等不良症状。
二、高原上的气压比较低,这也是引起高反的“帮凶”。人体内的压强变化比较缓慢,而外部环境的压强却随着海拔的升高而不断降低,致使人体内部压强跟外部环境的压强严重的不等,从而使人体的机能失去平衡,造成呼吸困难、头晕脑胀等症状。
三、空气干燥、严寒等高原特殊气候也是高反的一个诱因。
四、人们对高反的惧怕心理也对高原反应的发生有个推动作用,我们也可以用“墨菲定理”理解。其实高原环境就是一个纸老虎,你越怕它它就越欺负你,我们进藏前的心态一定要放平和,高原环境没有我们大家想象的那么恶劣,大部分人是可以适应高原环境的。
在来西藏的路上一定要休息好,刚来西藏多休息,多喝水,不要做剧烈运动,刚来西藏的前二三天建议不要洗澡洗头,为了可以让身体更好地适应高原环境,建议你可以先到林芝游玩,林芝的海拔虽然也有三千多米,但由于它植物茂密,含氧量足,到了林芝几乎感觉不到身体的不适。
红景天具有预防高反之功效,进藏前的10天左右可以服用,高原安具有治疗高反之功效,出现高反时可以服用,如果高反严重建议速度到医院就医或者买些氧气来吸。
高原的含氧量少、气压低、空气干燥,再加上对高原环境的惧怕心理,这些都是产生高原反应的原因
上一篇:古代仵作怎么验尸的
下一篇:人体经络影像长什么样
说起麦克阿瑟,在历史上可谓是耳熟能详了,很少有人不知道这个名字的。麦克阿瑟成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最高指挥官,在人们的评价当中,麦克阿瑟是一个很多面的人。有人说麦克阿瑟是一个花花公子,而且非常的小肚鸡肠。但是也有人说麦克阿瑟是一个无畏的大英雄。那么麦克阿瑟怎样成就自己的一生的?看看麦克阿瑟司令老爹给...
2023-03-195阅读全文 >>吕四娘是什么人?传言她刺杀了雍正是真的吗?提起清朝的雍正皇帝,想必大家是如雷贯耳,不管是从历史还是影视,都知道了他的存在。历史上对于这雍正皇帝一直都有两种不同的声音,批评他的人说他是残酷无情,也不念手足之情,对的亲兄弟都痛下杀手的昏君,称赞他的人都说他勤政爱民,严惩贪官,为康乾盛世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
2023-03-191阅读全文 >>1140年是一个闰年,农历庚申年(猴年);西夏大庆二年;金天眷三年;西辽康国七年;南宋绍兴十年;越南绍明三年,大定元年;日本保延六年。中文名1140年年历庚申年生肖猴属性年代1140年历史人物1140年出生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中国山东济南历城...
2023-03-192阅读全文 >>由美国Mouawad公司设计制作的“1001夜钻石包”就是世界上最贵的手袋,外壳几乎全部都是用18k黄金制作的,上面还镶嵌着大大小小一共4517颗钻石,堪称是一场奢华的钻石秀,总价值高达380万美金,爱马仕在它面前都弱爆了!世界上最贵的手袋在2010年11月23日,这款“一千零一夜钻石包”就获得了吉...
2023-03-191阅读全文 >>国际天文学家团队探测到潜伏在宇宙中遥远角落一个古老而巨大星系盘125亿年前发出的光据cnBeta:在周三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中,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团队探测到了潜伏在宇宙中遥远角落一个古老而巨大星系盘发出的光。这道光大约花了125亿年的时间才到达地球上,这意味着这个星系盘在宇宙大爆炸后大约1...
2023-03-192阅读全文 >>李孝恭是李世民的兄长,但他不是李世民的亲哥,二者的父亲是堂兄弟。按照现在的话讲,他俩应当属于表兄弟。史书上记载,李孝恭的力气非常大,领兵作战也非常勇猛,是一名非常杰出的军事统帅。李渊当上了皇帝之后,李孝恭就听命带着部队南下打仗去了。不得不说,李渊非常有看人的眼光,李孝恭带着精锐部队向南扩张领地,只过...
2023-03-1910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