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关于隋朝和唐朝一直有着一个令人颇为匪夷所思的理论——唐朝的农业远不如隋朝发达,贞观之治远不如开皇之治,其证据之一就是唐朝一直在吃隋朝的粮食,甚至还吃了五十年之久。
那么问题来了,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唐朝真的吃了隋朝五十年的粮食吗?
关于这个事情,其实还真的不是空穴来风,那么到底这个理论出自哪里呢?我们看看贞观十一年给事中马周的记载:“自古以来,国之兴亡,不由积蓄多少,唯在百姓苦乐。且以近事验之,隋家贮洛口仓,而李密因之;东都积布帛,而世充据之;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
这里所提到的一些事情应该给大家稍微解释一下,马周先生表示:自古这个国家兴亡,和积蓄了多少(钱粮财宝)没啥关系,这个隋朝当年在洛口仓囤积了海量的粮食,结果全送了李密了,在洛阳囤积了海量的布帛,全送了王世充了(当时布帛基本等于钱),其中西京长安(隋大兴城)的存储仓库至今都没用完。
这段话也就成了这个理论的重要论据之一,其实类似的话还真的不是第一次提出,之前贞观二年,李世民先生就亲自提出过所谓的“隋开皇十四年大旱,人多饥乏。是时仓库盈溢,竟不许赈给,乃令百姓逐粮。隋文不怜百姓而惜仓库,比至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根据李世民自己的说法,隋朝的粮食足可以供给天下五六十年,可以说是中国农业社会从来不可想象的景象。
那么这些说法到底是不是真的呢?其实这里存在三个很重要的问题:
1、古人论据的不严谨
2、隋朝粮食储备确实多
3、信息了解不全面。
接下来我就给大家深度解析一下这三个问题,到底都是如何产生的。中国社会记载上面亘古不变的一个规律就是——年代越久远,越容易离谱。
关于第一个问题,古人论述的时候,经常有一个特色就是夸张。
《旧唐书·刘世龙列传》:时草创之始,倾竭府藏以赐勋人,而国用不足。这里所说的是李渊刚入长安时候的情况,当时李渊进入长安为了笼络功臣之心将府库之中的所有储备都用于赏赐,但是储备实在是太少了,根本不够。那么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所谓的“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其实似乎根本就不成立,毕竟李渊时期储备就已经尽了,更别提李世民时期了。
但是这里估计大家可能会提,这里说的是赏赐的钱财,那估计是用尽了,但是马周说的可能是西京长安储备的粮食啊。就这一条,我们不妨先看看唐朝关于粮食储备的规定:“《新唐书》食货志记载:其后洛、相、幽、徐、齐、并、秦、蒲州又置常平仓,粟藏九年,米藏五年,下湿之地,粟藏五年,米藏三年,皆著于令。”也就是说,唐朝规定,粟和米的储藏上限分别是9年和5年,但是从隋朝灭亡(619)-贞观十一年(637)中间可是经过了18年,这粮食早就过期了,讲道理即便是现代的储藏粮食的手段,这么长的时间也是完全不能吃的。
其实看到这里大家也大致就能明白了,之所以说唐朝还在吃隋朝的粮食,其实根本上来讲,是用来论述观点的——隋朝很富裕,但还是灭亡了。而不是用来论证事实的,当然隋朝确实很富裕,但是这可不代表唐朝还在吃隋朝的粮食。
但是我们这里就不得不提到第二点了——隋朝粮食确实多。之所以隋朝给唐朝不少人留下所谓“粮食多”的印象,其实和一个人关系非常大——李密。
李密这个人是隋末群雄里面非常有特色的的一个人,他极盛时期远超李渊,是最有可能夺取天下的人,但是后来因为自己突然脑残(先打宇文化及后被王世充坑),结果兵败势微,李密之所以能够取得天下第一的名头,成为反王之首,其靠的就是隋朝强大的粮食储备。
当时李密兵锋所向最关键的地区就是洛阳,李密在攻陷洛阳的主要粮仓洛口仓和回洛仓之后,决定“开仓恣民所取,老弱襁负,道路相属”结果造成了极大地声势,“群盗来就食者并家属近百万口,无瓮盎,织荆筐淘米,洛水两岸十里之间,望之皆如白沙”也正是依赖于此,李密聚众超过百万,成为了关东最强的诸侯。
当时李密仅仅占据了隋朝洛阳地区的部分粮仓就拥有如此强大的经济实力,可见隋朝粮仓里面囤积的粮食之多在当时肯定是天文数字。但是当李密开仓放粮结束之后,实际上洛口仓和回洛仓的粮食基本就耗尽了,后面当唐军进攻的时候,“及大军东讨王世充,仁弘转饷不绝”也就是说,当时李世民大军的后勤工作都是依赖关中地区的基地转运粮食的。
不过正是因为李密放粮等留下的深刻印象,所以对隋朝仓库家底的厚实唐朝人也多了一层“神化”的感情,所以有所夸张也是情理之中了。
在上面两大原因的催化之下,第三条原因就显得尤为突出,因为中国古代缺乏准确的数字记录和数学人才,所以经常出现各种诡异的“估算”。比如宋朝经济神话的来源之一就有“本朝二税之数,视唐增至七倍”。意思是宋朝的两税总额比唐朝高七倍,这个乍听上去感觉宋朝要么是苛捐杂税一堆,要么就是非常的富裕,居然比唐朝的税收高七倍。
实际上这个问题是因为统计出错导致的,宋朝的两税其实根本没有达到盛唐时期的七倍,毕竟宋朝顶峰人口也不到唐朝的一倍,税收怎么可能高出那么多呢?
这里的粮食吃五十年也是同理,因为缺乏对数字概念的准确把握,所以脱口而出粮食可吃五十年也就不足为奇了。
之所以很多人盛传隋朝比唐朝富裕,其实还有一种奇怪的“翻案心理”在作怪,毕竟隋炀帝看上去并非昏聩至极的皇帝,所谓物极必反,对于他的翻案实际上导致了对唐朝经济的质疑,但是谁都否认的是,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朝代,其经济更是曾经达到人均粮食300斤的历史高位(与1982年基本相当),也确实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辉煌时刻。
提到红灯区,你会想到什么?纸醉金迷的阿姆斯特丹?还是风情万种的特拉维夫?光想是没用的,今天就带大家走进以色列特拉维夫红灯区, 一个属于男人的天堂。以色列特拉维夫红灯区—男性欲望的发泄地认识以色列以色列生活方式西化,算得上中东地区最“开放”的国家。而且以色列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每年可吸引2百万以上的来...
2023-03-1943阅读全文 >>1157年,是农历丁丑年(牛年),正隆二年,绍兴二十七年,日本保元二年。中文名1157年生肖年牛年农历丁丑年又名正隆二年1157年大事记造于金正隆二年(1157年)的西堂塔1.神圣罗马帝国(1157~1806)。962年 ,德意志国王、萨克森王朝的奥托一世在罗马由教皇约翰十二世加冕称帝(962~97...
2023-03-192阅读全文 >>石头生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也称“石不动”“十不动”。河南风俗这一日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馍饼,认为吃饼一年之内便会财运亨通。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之举。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日早晨,以绳系罐鼻,由十个小伙子轮流抬着瓦罐走...
2023-03-191阅读全文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23日发布太原晋阳古城二号建筑基址发掘资料。该基址系目前揭露的唐五代时期最大最完整的寺院基址。其中,龟头屋基址的发现,填补了这一时期此类建筑基址的空白。 晋阳古城遗址位于山西太原西南的晋源区晋源镇附近,面积约20平方公里。文献记载,“晋阳”最早出现在历史文献中是在春秋时期。在宋灭北...
2023-03-191阅读全文 >>中国纪年公元1190年,南宋绍熙元年,西夏乾祐二十一年;金明昌元年;西辽天禧十三年;南宋绍熙元年;越南天资嘉瑞五年;日本文治六年,建久元年。法国卢浮宫初建。英国人尼坎姆于1190年在欧洲首次提到磁极性和磁感应。英国人纳肯指出指南针可用于航海。大儒朱熹才把《大学》、《中庸》从《礼记》中提出来,再把《孟...
2023-03-193阅读全文 >>俄罗斯联邦太空总署署长罗戈津称反对企图将月球私有化行为明年发射太空船到月球据东网:美国总统特朗普上月签署行政命令,表明美国将在月球开采资源。俄罗斯联邦太空总署(Roscosmos)署长罗戈津周一(25日)表示,反对一切企图将月球私有化的行为,指有关举措违反国际法。罗戈津接受电台访问时表示:“任何情况...
2023-03-191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