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2022年度安徽明中都遗址考古发掘又有重要发现。其中,前朝宫殿区正殿西侧附属建筑基址等考古新发现,进一步补充了自宋元至明清时期的中国宫殿制度演变过程的资料。安徽凤阳明中都遗址后殿连廊区发掘现场。 中新社发 图片来自国家文物局 明中都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家乡安徽省...
2023-03-191阅读全文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8日晚发布消息,长治市潞州区屈家庄墓地共发掘清理出5座唐代和25座明清墓葬。其中3座唐代墓有确切纪年,墓中出土的精美陪葬品折射出墓主的生活情调。 2022年4月至5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长治市古建筑保护和考古研究所对上述古墓葬进行发掘。 其中,M1、M20、M21唐代墓葬出土了...
2023-03-191阅读全文 >>近日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2022年6月考古人员在辽上京皇城遗址西南部发现大型建筑基址。 辽上京皇城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林东镇东南,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6月至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组成辽上京考古队,对辽上京皇城遗址西...
2023-03-191阅读全文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7日对外发布考古成果,考古人员对山西大同一处建设项目用地进行考古发掘时,共清理唐代墓葬58座,出土陶、瓷、铜等各类随葬器物306件(套)。M47全景 图片来自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出土铜器组合 图片来自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平城区智家堡唐代墓地,位于大同市城南智家堡村西北。2022年6月至...
2023-03-191阅读全文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最新考古成果,首次确认天门石家河古城由内城、城壕、外郭城构成,面积近350万平方米,与长江下游的良渚古城规模相当,同时还新发现了古城的水利系统。 此外,考古工作还首次确认内城河流、水门、拦水坝、小型水库等古城的水利设施。专家表示,这是长江水利文明发展高度的体现,水利系统的新...
2023-03-191阅读全文 >>从济南市考古研究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1年下半年至2022年上半年,该院在济南市历城区樊家遗址的考古发掘中,清理各时期墓葬200余座,其中唐代朱满墓葬(M49)出土50余件三彩俑、20余件瓷器及一盒墓志,为本次考古发掘中较为重要的发现。唐代朱满墓葬出土的天王俑。 图片来自济南市考古研究院人...
2023-03-191阅读全文 >>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陕西清平堡遗址发现民居与商铺等遗迹,并出土大量彩绘泥塑神像等。专家表示,这些遗迹反映了当时北方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流融合的情况。清平堡彩绘泥塑。 图片来自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清平堡遗址位于陕西省靖边县,为明代延绥镇长城三十六营堡之一,同时也是明蒙之间互市的场所之一。20...
2023-03-193阅读全文 >>从吉林大学获悉,过去一年,该校考古团队在山西运城夏县师村遗址首次发现2枚距今6000多年的仰韶文化早期的石制蚕茧。 2019年以来,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运城市文物工作站等单位联合对山西运城夏县师村遗址进行了调查与发掘,曾发掘出的距今6000年的石雕蚕蛹是中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石雕...
2023-03-1912阅读全文 >>从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作为山西地区金元时期生产瓷器的代表性窑场,霍州窑发现一批金元明时期窑业遗存。 霍州窑位于山西省霍州市白龙镇陈村。自1975年发现以来,霍州窑一直没有进行考古发掘。 2022年,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霍州市文物部门组成联合考古队对霍州窑址开展了首次科学考古发...
2023-03-192阅读全文 >>近日从洛阳市考古研究院获悉,河南洛阳苏羊遗址考古工作取得新进展,发现约6000年前仰韶早期防御性环壕,环壕系人工挖掘,形制较规整,反映了当时较高的社会组织能力和技术水平,是仰韶时期社会复杂化的具体体现。2月28日在洛阳苏羊遗址考古现场拍摄的人工环壕。新华社发 苏羊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负责人任广介绍,该...
2023-03-191阅读全文 >>从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大名府故城遗址考古队获悉,2022年12月,考古队在大名府故城遗址考古过程中,发现一处古代墓葬,经过2个多月的研究,根据墓葬开口层位、墓葬形制、随葬品等,判断为两晋时期墓葬。 大名府故城遗址考古队队长任雪岩说,墓葬中出土了16件器物,均为陶器,器型为耳杯、罐、牛车、马、奁等,...
2023-03-191阅读全文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日前,考古工作者确认在澧县王家厂镇南河村发现一座明代浇浆合葬壁画墓,这是湘西北澧水流域发现的首座明代壁画墓。 “去年,我们在开展澧县西北部山区文物调查工作时,从村民口中了解到这座墓葬的存在,随即对其进行保护并上报相关情况。今年2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派遣专家,与我们一起...
2023-03-191阅读全文 >>从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获悉,该市考古人员发现一处南宋时期大型古窑址群,专家初步判断为南宋礼制文献《中兴礼书》所载的“平江官窑”。 古窑址群位于苏州市相城区元和塘地区,发掘面积2918平方米,发现窑炉、晾坯区、沉淀池、墙址、房址、道路、水井、灰坑、窑头屋等遗迹99个,发现金砖、陶罐、陶灯等文物22...
2023-03-191阅读全文 >>从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了解到,考古工作者在山西省运城市夏县辕村遗址发现仰韶文化晚期重要遗存,为研究晋南地区仰韶文化发展、演变、消亡提供了实物资料。 辕村遗址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夏县裴介镇辕村,地处盐湖北部、芦沟河两岸台地上。经调查,辕村遗址是以新石器时代和夏商时期遗存为主体的古代聚落遗址。辕村遗址位置示意...
2023-03-191阅读全文 >>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据最新考古成果确认,湖北天门石家河古城面积由120万平方米更新为348.5万平方米,系长江中游同时期最大古城;同时还新发现古城水利系统,为进一步研究石家河古城及长江文明进程,提供了新的重要材料。 地处长江中游江汉平原腹心的石家河遗址被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是长江中游地...
2023-03-192阅读全文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9日对外公布东周时期后寨墓地考古发掘资料,考古人员在山西朔州发现321座东周时期墓葬,出土的陶器风格独特,体现了中原与北方文化的交融。后寨墓地出土的陶带耳罐。 图片来自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后寨墓地位于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后寨村,处于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融的关键地带。2019年10月至2...
2023-03-191阅读全文 >>稳定的定居生活、发达的手工业、熟练的采集和渔猎……记者近日从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河南安阳八里庄发现一处以裴李岗文化为主体的新石器中期聚落遗址,7000多年前的先民生活图景正依托丰富的考古材料被不断还原。 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申文喜介绍,安阳八里庄遗址分布区呈不规则椭圆形,东西最宽约...
2023-03-195阅读全文 >>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对位于洛南盆地的夜塬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确认了洛南盆地百万年前已有人类活动,该盆地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存在百万年前人类活动信息的重要地区之一,对研究中国远古人类与文化的起源与早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洛南夜塬遗址发掘工作照。 图片来自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洛南盆地是中国旧石...
2023-03-191阅读全文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4日晚对外发布考古成果,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新城镇东峰山村发现金代墓葬,出土的买地券明确了墓葬时代为“明昌”年间,即金章宗第一个年号(公元1190年至1196年),为研究同期丧葬文化提供实物新证。 2019年6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时为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市、县文物部门对上述墓葬...
2023-03-191阅读全文 >>湖南沅江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15日对外透露,当地在南洞庭湖莲花岛村一处河滩发现古墓葬遗迹,经过对遗迹进行发掘,目前共发掘9座墓葬、5座灰坑,并在遗迹周围采集到一批文物,实证南洞庭湖地区史前和历史时期就有人居住。考古人员作考古记录。 杨哲 摄 2022年洞庭湖流域遭遇60年一遇特大旱情,水位下降致许...
2023-03-191阅读全文 >>在山东省淄博市人民路一处建设工地,考古工作者近日发现一处史前遗址。根据现场出土的陶器等,确认该处遗址为4000多年前的龙山时期基层聚落遗址。目前,对遗址的科学发掘与保护工作正在进行。 “看,这个陶鬶就是龙山时期的典型器。”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助理馆员房书玉展示着手中的一个陶器。据介绍,龙山时期距今...
2023-03-193阅读全文 >>